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2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怎么办? 高压氧舱让你快速“回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09: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36岁的张女士因为工作压力,家庭的琐事,让她疲惫不堪,两年的时间,反复出现头痛、易感冒、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白天头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焦虑、烦躁不安,并伴有经常性肩关节、颈部疼痛。
近日,她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高压氧科接诊后,考虑“慢性疲劳综合征”,排除禁忌及不安全因素后,给予10次高压氧治疗后,张女士觉得头痛减轻了,夜间入睡快了,醒后也比以前精神了,犯困少了,全身乏力感明显减轻。后再坚持10次治疗,患者症状几乎完全改善。

曹春妮(右)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这八种症状满足四条可能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在日常门诊中,烟台毓璜顶医院高压氧科副主任医师曹春妮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其主诉为全身疲乏无力、头痛、睡眠质量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淋巴结肿大或多发关节疼痛,即使充分休息后这些症状依然难以缓解,而临床检查及检验结果没有发现明显异常,这种情况很可能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
说起“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曹春妮表示,如果疲劳感持续半年以上,且满足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咽喉肿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肌肉酸痛、无红肿多发关节疼痛、反复头痛、睡眠质量不佳,睡眠后精力无法恢复、运动后疲劳持续超过24小时等八种症状中的4种,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即可确诊。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全球的发病率估计为0.2%-3.48%,中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遗传因素相关。不规律的生活方式、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长期睡眠不足、情绪波动、持续的心理应激等等均是其诱发因素。”曹春妮说。

曹春妮(中)团队工作中
    高压氧治疗是“细胞的充电桩”
“一旦考虑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我们会建议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她解释到,“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密闭舱内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气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可大大地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氧气可以更有效地抵达身体各组织,改善细胞代谢,促进机体修复。”许多人也形象地称之为“细胞的充电桩”。

从医学角度看,高压氧能增强线粒体功能,促进ATP合成,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能量,从而缓解疲劳感,同时有助于修复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过多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此外,高压氧还可促进神经递质平衡,改善脑组织供氧,对缓解“脑雾”现象、提升记忆力和专注力有积极作用,并能帮助调节睡眠节律。
“研究显示,高压氧能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慢性炎症状态,对提升整体免疫力也有裨益。”她说,“根据临床观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职场人群、备考学生、运动爱好者、部分中老年人等人群常能从规范的高压氧治疗中获益。”

曹春妮
    这些禁忌要注意
​   但必须强调的是,高压氧治疗存在禁忌症及不安全因素,例如,未经处理的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血压异常不稳、有严重的肺气肿或肺大泡等等。我们建议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前,务必先到正规医院高压氧专科门诊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由专科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治疗,并制定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养成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均衡的饮食、充足和高质量的休息等是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措施。一旦确诊,可能需要药物及适当的认知行为治疗。如果症状仍未明显改善,建议咨询高压氧科专科医生。”曹春妮说,“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性物理治疗手段,在专科医生科学指导下,能为改善慢性疲劳症状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