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说:“你看这天上的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是。”其实人生,别离是常态,聚合才是缘分。弘一法师李叔同在《送别》里更是说:“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一直都很喜欢金庸武侠小说,暑假期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简略看过。
最近又拣《神雕侠侣》剧看之。年少不懂剧中意,再看已非少年人。情爱,道义,家国,恩怨……剧中所表现的都能够在社会中找到共鸣。“十六年后,在此重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小龙女心想十六年的时光消磨,总该令杨过忘记曾经,却不曾想十六年后的杨过也曾像她那样纵身跃入绝情谷;“风陵渡口曾相遇,一遇杨过误终身”,如果郭襄不曾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杨过,又该是怎样的人生?她为杨过终身不嫁,创立了峨眉派,张君宝又为她终身不娶,创立了武当派。
情爱是毒亦是药,李莫愁因为陆展元背叛而变成杀人魔头赤练仙子,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有甘愿将爱藏于心中,有为爱人而死,有人选择了成全。如果因为得不到就由爱生恨,那爱的意义又是什么?除了痛苦、自寻烦恼没有别的。成全别人的人,其实也放过了自己,林朝英、郭襄的痛苦与孤独,都是因为内心无法释然,所以你看她们立下的教规都有在压抑人性。
人如果无法说服自己的心,剩下的也只有凄凌。“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一个“痴”字,已经身在地狱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武侠剧中最大快人心的莫过于“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除暴安良,惩奸毙恶”,江湖儿女多是快意恩仇,以一个“侠”字为世人所称。你看《水浒传》里鲁智深醉打镇关西,就是因为他欺凌金翠莲父女,结果三拳就惹出了人命官司,只不过他最后在钱塘江边坐化,临终一首谒:“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算是一生的总结和觉悟。
道义就是正义和良知,社会要是没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会变得肮脏龌龊。王阳明在致良知里说,良知存于每个人心中,即使强盗也有良知。道义就是张载说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和圣人都是大爱,大爱不爱。
家国实乃一体,且滋事相关。无国家不存,无家国不立。古代中原王朝多被逐水草猎禽兽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侵扰,秦汉时期的匈奴、柔然,唐宋明时期的契丹、辽、金、蒙古、女真,长城就是中华战争历史的最好见证。郭靖黄蓉夫妇在襄阳城力战而死,明知不敌,偏要以身殉国,这就是宣告大宋子民的决心与勇气。
谭嗣同说过:“列国变法没有不从流血始”,所以他甘愿赴死以唤醒沉睡的国人。崖山一役,南宋宰相陆秀夫背着弱帝纵深一跳,从此再无宋朝。
封建王朝,兴衰更迭,最终苦的还是百姓,国家富强,社会才能安宁,人民才会幸福。对于那时的人,真正的幸福莫过于吃饱,穿暖,有可耕之田,无刀兵之乱。
冤家宜解不宜结,恩怨都是利益的矛盾表现。一灯大师、周伯通和瑛姑,洪七公和欧阳锋,杨过和郭家夫妇,小龙女和尹志平,这些旧怨新仇都解开了。
恩怨情仇,不解开又能怎样?像林平之杀了木驼子、余沧海报了仇却失去了更多。有的人用仇恨去获得心理支撑,有的人选择了放下。
曼德拉被他的政敌囚禁几十年,当他出狱的时候,选择了原谅一切,这样就把黑暗关在了身后而面向的是光明。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释然,也不是所有的仇怨能够被原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终将成为尘埃。


